貴陽康養職業大學歷史沿革
1939年10月1日學校創建,初名貴州省立醫事職業學校。在大井坎(今慧文路)借校辦學。
1941年8月,學校更名為“貴州省立貴陽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1942年,校址遷至威清門外北新區路2號,與民國中央衛生署公共衛生人員訓練所在一起辦公。
1943年4月,民國中央衛生署公共衛生人員訓練所移交貴州省人民政府,改組為貴州省衛生干部人員訓練所。
1946年,貴州省衛生干部人員訓練所并入貴州省立貴陽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同年秋,遷至大南門外市南路原中央醫院舊址。
1947年,貴州省立鎮遠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并入貴州省立貴陽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1950年,學校為貴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將省立貴陽高級護士學校、解放軍贛東北軍區衛生學校、省立遵義高級護士職業學校合并更名為“貴州省衛生學校”。
1952年3月,貴州省衛生廳決定省衛校附屬醫院在市東路建立貴州省干部醫院。
1954年秋,貴州省衛生學校醫士科分出,在市東路建立貴陽醫士學校。
1956年秋,省衛生學校助產科分出,在貴陽市蘆花村建立貴陽市助產學校;護理科分出,在遵義地區建立遵義護士學校。藥檢專業分出,在貴陽市大南門建立貴州省貴陽衛生學校。
1958年,貴州省貴陽衛生學校、貴陽助產學校下放貴陽市管理,貴州省貴陽衛生學校更名為貴陽市第一衛生學校,貴陽助產學校更名為貴陽市第二衛生學校。
1961年9月,貴陽市第一、第二衛校、貴醫護校、省醫護校四校合并更名為貴陽市衛生學校,由貴陽市衛生局主管,校址位于貴陽市次南門蘆花村(原貴陽市助產學校辦學舊址,現貴陽市花溪大道北段42號)。
1998年,與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聯合開辦“高級護理”班
2000年,與貴陽醫學院聯辦護理大專班
2001年,獨立設置高級護理、藥學、檢驗三個五年制高職專業;與貴陽醫學院聯辦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大專班、3+2形式醫學檢驗高職班;與貴陽中醫學院聯辦3+3形式中藥制藥高職班。
2006年6月,經教育部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升格更名為“貴陽護理職業學院”,直屬貴陽市人民政府管理。
2009年,學校由貴陽市次南門搬遷至金陽新區(后改為觀山湖區)石林西路2號新校區辦學。
2021年8月,經教育部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與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合并轉設為貴陽康養職業大學。